那日,吳念真受邀到某大學擔任一日業師的演講。他開場謙虛的表示,自己沒資格「當老師」,請同學主動提問,結果換來全場靜默。經常受邀到學校演講的吳念真 感慨,他經常問學生「有沒有問題?」都沒有人提問,結果回家上Facebook(臉書)才發現,在網路上,大學生誰都有意見,但面對面,卻鴉雀無聲。
鏡頭,轉到另一個場景。
幾年前,美國一所名校提供了八個獎學金的名額給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學生,結果面試過後,八個獎學金名額統統給了大陸的學生。得知此事的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 研究所所長洪蘭很訝異,「台灣的學生也很優秀啊!為何獎學金統統給了大陸的學生?」她特別去了解原因,結果得到的答案是:「大陸的學生上台個個侃侃而談, 台灣的學生上台卻個個扭扭捏捏。」兩相對照,台灣學生自信不足,相形失色,輸贏的關鍵,就在口語表達能力。
「說」出國家實力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身處面試、口試愈來愈重要的潮流中,如何流暢、明確精簡的表達自己的想法,如何順利與人溝通、分享、討論,甚至說服、影響別人,已經愈來愈重要。許多國家也都看到這個趨勢,紛紛透過教育、訓練,加強培養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。
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:「新加坡國民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,和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,才能在二十一世紀跟別國競爭。」
哈佛大學前校長德瑞克‧伯克(Derek Bok)提出二十一世紀大學的八個教育目標,其中以「表達溝通能力」最為重要。
環顧世界各國,中國大陸從中小學開始就安排「口語交際課程」,來培養孩子口語表達溝通的能力,尤其在上海世博期間,政府更大力推廣這樣的課程。例如,他們 會在課堂上模擬演練,「家裡電話鈴響了,拿起電話該如何有禮貌的回答?」還會設計各種「問路」、「問候」、「辯論」、「討論問題」的情境,讓學生在課堂上 實戰演練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。
經常到大陸觀摩教學的新店國小校長吳淑芳也發現,在中國,幾乎每一堂課老師都在做口語表達的訓練。例如,從朗讀文本開始,他們就會教學生讀出文章的文氣、了解文字中的情緒、語調,自然的帶出說話技巧。
香港的口語表達訓練,則和閱讀推廣緊密結合。實際走訪香港的小學,會發現他們的閱讀課程,都有大量的討論、發表、聆聽、回饋與評論的訓練。例如,香港播道 書院小二的閱讀課,老師除了大量提問,還會邀請學生上台口述故事重點,並且會把評分的項目清楚的寫在黑板上,包括內容(1~5分)、流暢(1~5分)、音 量(1~5分)。台下的同學必須專注聆聽,因為當台上同學發表過後,老師會請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趴下來,為台上的同學一項項舉手給分。評分完畢,老師也會詢 問小朋友評分的理由。這樣的閱讀討論發表練習,讓大部分的香港小學生都能大方站到台上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歐美國家的學生更早已習慣討論、發問、上台報告。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游梓翔指出,西方教育認為表達能力的訓練就是思想訓練,所以每一堂課都要設計讓學 生應用到表達的機會。老師講完一個原則,就會讓學生挑戰這個原則、辯論這個原則。「所以到任何一個場合,他們的學生都樂於發問,絕不會出現台灣多數出現的 狀況,連個舉手的人都沒有,」游梓翔說。
台灣口語表達四大病症
當世界各國愈來愈重視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,台灣教育現場,至今卻仍普遍缺乏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。從小學到大學,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佳,「不敢說、不會說、說不好」,是許多人對台灣學生的印象。
洪蘭指出,「人和」就是溝通的能力,講話不得體或說的時機不對,都會得罪人。但她最近發現,台灣學生連最基本的講話都需要改進。他們上台報告時,說的句子不完整,而且缺乏邏輯,不知所云,讓人聽得很辛苦。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親子天下》2011年1-2月號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